“我堅持每日在家裏製定學習計劃⛩🔦,為考研復試做好準備”、“我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親朋好友講解口罩的原理和佩戴方法”……一場線上的“雲”主題黨日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召開著🩹,青春領航畢業班黨支部的學生黨員們踴躍發言,講述著自己在疫情期間感受到的感人故事和自己的學習安排。
疫情防控是戰場🏊🏻♂️🏄♀️,也是一個大課堂。為充分用好疫情這個現實題材🧗🏼,紡織學院借助新媒體“雲”平臺,將新冠肺炎相關防治知識和疫情大考中的生動案例傳遞給每一位學生,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切實築牢思想根基。
線上教育打造戰“疫”雲課程,精耕思政教育責任田
(“鼎新講壇”思想思政微課:開學第一課:戰‘疫’紡織人”)
學院積極探索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依托紡織學院線上思政教育特色品牌“鼎新講壇思政微課”👷🏿♀️,策劃組織了“開學第一課🧔🏿♀️:戰‘疫’紡織人”5期線上思政微課🪱,圍繞“教學名師思政微課”“輔導員微型思政課”和“榜樣學生微型思政課”三個方面📢,邀請專業教師、輔導員和疫情防控學生誌願者為全院學生帶來線上“雲課程”。在這些線上課程中,有幫助廣大學生堅定科學防控、理性對待🏄🏿♂️🕛、同舟共濟抗擊新冠肺炎信念的《疫情防控中的紡織力量》;有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引領學生堅定自信,涵養責任擔當的《逆行英雄》👵🏻;還有疫情防控學生誌願者和學生黨支部書記們講述疫情防控期間的親身經歷,以朋輩榜樣激發學生矢誌報國情的《青春起航,攜手戰“疫情”》。線上微課自推出以來🔌,因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黨支部開展戰“疫”雲組織生活,精心組織黨員發好聲
(學生黨支部“雲”組織生活會)
(學生黨員倡議書和線上發聲)
在學院黨委的號召下,紡織學院各學生支部通過線上“雲”組織生活的方式🧑🏿🍼,借助學習強國平臺🐇,以交流討論🚴🏽♂️、視頻會議等形式召開了一場主題為“一心‘移疫’,築起戰‘疫’青春防線”的組織生活會💂🏽♀️。各學生支部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和學校防控工作要求,紛紛表達了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做好科學防控知識的傳播者👈,認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其中,學生黨員趙澤陽在參與後說道“在這次疫情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萬眾一心齊心抗疫的中國精神🪭,我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而作為一名紡織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紡織力量也讓我更加堅信了我的專業選擇。”與此同時,學院通過紅色經緯微信公眾平臺,先後推出了由學院黨員師生帶頭主動發聲的“十句箴言牢記心”的倡議書,“戰‘疫’紡院黨員說”“戰‘疫’紡織人戰疫故事”等專題系列宣傳帖,在網絡上倡導人人守責、人人擔責、人人盡責,為打贏這場戰役樹立信心和勇氣。
輔導員扮演戰“疫”雲角色,精準回應學生需求
此外,在這次特殊的生命保衛戰中🤥,紡織學院輔導員與學生守望相助🤟,並肩戰“疫”🤪,共度難關。一方面🚴🏽♂️⚒,每日排摸和回訪學生狀況🐷、每日上報防疫工作進展🙆🏼♀️、每日關懷學生心理、每日推送溫馨提示……以滿腔熱情和實際行動詮釋教育的初心與使命,肩負起對輔導員崗位的履職擔當🫴🏿。同時,根據學生閱讀需求進行精準化、定製化內容推送,通過撰寫發布博文,召開線上主題班會👱🏿,組織在線生涯咨詢等🤾🏿,做好網絡輿情引導和學生群體心理疏導。其中,為了實現精準思政的入腦入心💇🏼♀️,由輔導員主持的“微微靜聽”網絡文化工作室和“易墨客”優秀傳統文化工作室,聚焦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推出“戰‘疫’路上的青年之聲”🥷🏽,“執筆著墨,為武漢加油”,以書法創作的方式助力抗擊疫情,增強與學生互動,引發學生共鳴💃🏽🤱🏽,與學生共同完成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易墨客”優秀傳統文化工作室的書法作品助力抗擊疫情)
(“微微靜聽”網絡文化工作室推出“戰‘疫’路上的青年之聲”)
據悉,為了更好地開展就業引導工作,幫助應屆畢業生提升就業能力🙎🏽,學院協調聯動企業導師🔽、校友和已成功就業的畢業生等社會資源📮,推出“就業直通:2020畢業生專題微課特輯”,開展線上就業指導🦶,分享疫情防控居家隔離期間大學生的心態調整、求職準備、簡歷書寫解析以及視頻面試技巧等內容,鼓勵畢業生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非常感謝學院開展的線上就業指導,讓我們在家裏也可以及時了解到就業信息,為參加春招做好充足的準備”,學生王素素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