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學子歸來。5月5日,我校迎來春季學期首批返校學生🤽🏿♀️。黨委書記劉承功、校長俞建勇,黨委副書記劉淑慧🧑🏼⚕️、副校長邱高、陳南梁👨🏻🦲、舒慧生、李煒等來到返校第一線🤸♀️,在校門、宿舍、食堂、留觀點等處現場察看,關心詢問學生報到情況,了解相關服務舉措,並慰問校園防疫一線工作人員。
劉承功指出🛍️,要堅持把師生的安全健康擺在首位🧑🏿✈️,統籌推進學校疫情防控和學生返校工作🧑🏻🎄,進一步落實細化各項防控措施,認真做好體溫檢測、清潔消殺🛫、物資保障、應急處置等工作,確保學生平穩、有序🧛🏻♀️、安全返校。相關職能部門要暢通信息❄️,加強協作,強化聯防聯控,堅決築牢校園安全防線🌆。要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加強分類指導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做好畢業就業各項準備,積極迎接未來挑戰。
俞建勇強調,學生返校是對防控工作真正考驗的開始,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快速響應,措施得力🧏🏿,毫不放松抓緊抓實學校疫情防控的每一個環節🧤,確保廣大師生健康安全🖖🏿。針對首批返校的畢業班研究生,要通過預約分流等方式科學合理安排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相關流程。隨著學生陸續返校🚣🪳,要堅持疫情防控和學校教育教學“兩手抓”🙋♀️,不斷提高學校應急管理水平👸🏽,保證良好教學秩序,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劉承功一行在廣富林路校門口、松江校區學生宿舍現場察看返校工作)
(俞建勇一行在延安西路校門口、東大招待所現場察看返校工作)
@校門口
打造師生安全的可靠屏障。在延安西路、中山西路、廣富林路和文匯路校門口,返校同學間隔1.5米有序排隊等候驗證、測溫,工作人員逐一查驗校園卡⚧、隨申碼、返校承諾書等,合格後方可進入校園🪜。特別提示大家,在疫情結束以前🧏🏼♂️,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如需離校💆🏽♂️,請向學校申報,批準後方可離校。
@宿舍
宅家這麽長時間十分期待重返“溫馨小窩”那一刻。為讓同學們住得安心放心🧑🏻🚀💋,學校工作人員已對宿舍樓內的洗衣機、開水機、飲水機等進行消毒,“東華牌”健康包、防疫溫馨提示——關愛處處可見!
疫情期間洗澡怎麽辦?不用擔心🧑🔧,這些細節將守護你的健康。除了開啟通風窗和排風機之外🦶🏼,按照防控要求🤸,為降低人員密度,增加空間距離2️⃣🧑🦼,浴室內將停用一半水龍頭,隔間使用🐲。建議大家錯峰洗澡,減少在浴室逗留時間哦🤹♂️。
@食堂
疫情期間飯怎麽吃也有“大學問”。“一人一桌,相隔一米🏋🏿♀️,同向就餐”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疫情期間食堂實行錯時⚔️、錯峰就餐🍋🟩。在入口處𓀀,經測溫合格後方可進入用餐,確保安全有序。食堂供餐以方便、快捷為主,提供一次性餐具🧏🏼,提倡大家打包帶回,即時食用,減少在食堂停留的時間!
@圖書館
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需要你我共同營造。疫情期間💞,讀者入館需進行測溫,體溫合格方可進館👨🦽;工作人員將每天對館舍空間和歸還圖書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同學們在閱覽室就座需按照已調整好的位置🏃♂️➡️,間隔入座。在此溫馨提示大家,在館期間需全程佩戴口罩⛷,互相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同時🫅🏻,圖書館將每天控製在館人數:松江校區館在館人數不超過300人,延安路校區館在館人數不超過60人。超出在館人數將采取限製入館的措施🧜♀️。
@實驗室
論文數據還需要進一步核實怎麽辦?是否很想念實驗室裏的各種儀器“夥伴”?來這裏一起找尋探索科學奧秘的鑰匙吧。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在重新開始實驗前需進行防控防疫安全排查和實驗技術安全準入培訓。“合理安排同一時間實驗室內人員數量,避免聚集”“實驗室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實驗時不能脫崗,非工作需要不得串崗”“夜間實驗須至少兩人在場並經事先審批同意”……這些實驗室相關管理規定一定要嚴格遵守。
@教學樓
坐在自習室裏安靜地讀書,或許是返校後的美好心願。特殊時期如何安全地上自習?為保障同學們在自習室學習期間的健康,學校相關部門已在自習室課桌上貼了溫馨提示🧽,提醒同學們按照標識🏂,隔開座位而坐,還有不要忘記戴口罩哦。
溫馨的標語💅🏻、嚴格的測溫⛹🏽♀️、細致的引導……為迎接學生安心返校🕤,各學院也使出了暖心“大招”。
回到久違的東華校園,同學們的心情十分激動👩🏭,一起來聽他們的心聲。機械學院張瑩說🙎🏻♂️,返校前,輔導員已反復叮囑途中務必做好個人安全防護,今天一進校門口就感受到來自“家人”的問候和關懷🍀🧽,宿舍、餐廳等處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服務,讓我們感到十分安心,感謝所有老師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材料學院彭璇說🫡,終於可以回到校園👩🏻🎨,見到久別的老師、可親的宿管阿姨,心裏很溫暖,作為一名畢業生🧓🏻,即將離開這個待了將近7年的地方🦅,心中感慨良多,有迷茫,更有期待,無論如何,我都會繼續不斷努力向前🏖,相信東華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風裏雨裏,我們在東華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