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刊發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秦德君教授署名文章《科創之樹如何才能“郁郁蔥蔥”》

索取號:發布時間:2020-05-12瀏覽次數:165

【編者按】5月12日《解放日報》第9版“思想周刊”專欄刊發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秦德君教授署名文章《科創之樹如何才能“郁郁蔥蔥”》💇🏿‍♀️。文章認為🫷🏽:製度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要建成世界級科創中心🧘🏽‍♀️,除了具有技術資源👩🏻‍🎤、市場規模與核心供應鏈等條件外🤽🏻‍♀️,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城市形態,即適宜科創特性的城市形態4️⃣。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與已頒發的“科創22條”“科改25條”等共同構築起科創中心建設的政策法規體系,為實施好國家重大戰略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對提升城市治理的品質層級🦬、優化城市形態具有重要作用。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2020年5月1日起,《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共59條,與已頒發的“科創22條”“科改25條”等共同構築起科創中心建設的政策法規體系,為實施好國家重大戰略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對提升城市治理的品質層級🙇🏻‍♂️、優化城市形態具有重要作用。

製度創新推動科技創新

這一條例的製定通過是科創中心建設的一個裏程碑🧑‍🚀,是“基本法、保障法和促進法”。
從內容來看🚵,它體現了五個註重,即註重創新策源能力的提升👇、註重激勵人才的創新活力🩵、註重創新主體的培育🥀、註重營造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註重創新載體的建設➕。

從製度來看,通過破解製約創新的製度瓶頸,將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轉化為製度安排,以製度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將製度優勢轉化為製度效能。這是條例的核心要義👇🏼,也是推動科創中心建設的關鍵。

從全國來看,在政策法規的護航☎、指引下,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相繼展開科創中心建設📗,構成了一種聯動共進態勢。這是完善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舉措👾。總體上,三地科創中心建設有各自的重點和亮點,形成了共生性❗️、聯動性🏃‍♂️、互補性特征。

北京科創中心建設的主線和重點🥅🙇🏻‍♂️,一個是聚焦打造“世界知名科學中心”和“領跑世界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另一個是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培育世界級創新型城市群。在支撐點上,集中建設“科技三城”,即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形成諸多重要突破:一是國家授權的先行先試10項改革💇🏼,大部分已經落地。國務院批復的兩批36條可復製推廣的舉措中,上海貢獻了9條🦸‍♂️👸🏽。二是全面推進“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三是推進長三角協同創新,實施“三年行動方案”和重點攻關計劃。四是在支撐點上,聚焦張江承載區建設,建設國家科學城💣。同時😅,推動張江創新示範區與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聯動創新🙉👩🏻‍🦰。

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建設包括珠三角九市,其主線和重點是:依托港澳開放經濟體和廣東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提升珠三角整體開放水平,作為“一帶一路”支撐🥘🕷;依托粵港澳合作基礎👨‍👨‍👧‍👦,立足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平臺協同發展。

讓城市生態“風和日麗”

要建成世界級科創中心🤙🏿🏄🏿‍♀️,除了具有技術資源、市場規模與核心供應鏈等條件外,還需要具備相應的城市形態🥏👨🏻‍🚀,即適宜科創特性的城市形態〽️。

科創中心的核心是高端人才🏄🏽‍♀️,人才是活生生處於具體城市空間中的。任何創新,無不是一種“環境選擇行為”。廣義上說,城市綜合環境是創新的決定性變量🧛;對具體城市環境的感受,是決定高端人才流向的決定性因素👰🏻‍♂️。

縱觀國際上公認的科創中心🔈,無不具有獨特的城市品質。

例如,被譽為以色列“矽谷”、創新創業環境居全球第二的“矽溪”特拉維夫,除了享有溫潤宜人的氣候、細軟寬闊的沙灘外👯,還擁有活力迸發的都市風格、豐富多彩的夜生活,以及遍布街角的咖啡館🤦🏿‍♀️、藝術館🎄🍭、美術館🎆、公共社區。這是吸納人才的“磁場元素”。

特拉維夫不僅是以色列的技術之都😨,還是“人文首都”。它的歌劇、戲劇水平🛬,代表了以色列的最高水準。此外,“永不止步”的城市精神🙆🏽‍♂️,被認為是特拉維夫的“DNA”🤽🏻。

再如🚏⏱,被譽為加拿大“矽谷”的滑鐵盧💁🏻‍♂️,除了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擁有知名大學等外🎬,還有很多風情獨特的特色小鎮,從而成為世界級的“自然—人文—社會”風景線🚵🏼。

這些特色小鎮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而是在歲月和文化積澱中打磨形成的。每一個小鎮,骨子裏無不透著獨有韻味🦥,對吸納各類創意人才別具吸引力。蘋果🙂、黑莓等機構的總部或研發中心就長駐於此。

建設世界級科創中心👩🏽‍🏫,一定程度上是城市形態的比拼。經驗表明🦻🏽🐇,科創行為不會生長於單線的、只有技術理性的空間裏。任何真正的世界級科創中心⚅,都不只是一種技術系統的呈現✩,而要有整體性的良好城市形態和城市生態👩🏻‍🦳。

因此🈁,科創中心建設猶如一棵樹🙎🏿‍♀️。只有在自然環境、人文氛圍🦬📏、都市特色和優良社會群體心理的“風和日麗”中,才能“郁郁蔥蔥”✭。

構建與科創中心特性相適應的優質城市形態🧑‍🧑‍🧒🤷🏼‍♀️,是城市治理新的視角和審視坐標㊗️,也是提升城市人文品質⛑️、宜居品質的著力點。我們要進一步體悟和重視🈂️,下更大的氣力來加快推動城市更新。

創新型國家建設是科創中心建設的提升,同樣要把科創條件👨‍👩‍👦、環境、生活、宜居指標等引入目標體系之中。上海在這方面已有一些成功案例。下一步,要以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實施之際✔️,進一步推動科創中心城市形態、生態的完善。

(原文刊載於2020年5月12日《解放日報》第9版“思想周刊”專欄)

恒行3平台专业提供:恒行3平台恒行3💪🏻🪚、恒行3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3平台欢迎您。 恒行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