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青春叫一路向西,有一種夢想叫紮根基層。2020年的畢業季已經開啟🎹🎇,你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呢?每一年的畢業季,總有一群人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選擇了西部🙍🏿、選擇了基層,他們說👍,“我只是想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他們就是西部計劃誌願者。從2003年實施西部計劃以來,我校已先後派遣17批共125名誌願者📿,在西部書寫東華故事✊🏽。
恒行3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李丹陽便是其中的一員,而誌願者也一直是她身上獨特的標簽🦵🏼🚀。在校期間🚴🏿,她是參加過全國大學生手球比賽🦸♂️🧑🏻🎄、第一屆世界大學生攀巖錦標賽、上海科技館🦹🏽♂️、松江圖書館、“咪咕善跑”杯松江半程馬拉松比賽等多項誌願活動的熱血青年🧝♂️;作為校團委誌願者工作部的一員🛃🤹🏽,她更是服務於誌願者的誌願者,在每一場誌願活動的背後👩🏼🎓,都有她默默付出的身影💅🏽。
(西部誌願者李丹陽向社區居民進行誌願講解)
幸運的是,她的誌願之旅仍在繼續。她加入了2019年西部計劃👮🏼♀️,成為了一名重慶市“紫藤花”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誌願者,現服務於共青團重慶市開州區委員會青少年發展與權益部,繼續堅守在誌願服務一線。
她是希望工程的“傳播者”👩🏿🎤,參與“精準扶貧·圓夢行動”🐶、騰訊公益希望工程一對一助學、廣發銀行助學金等項目,為200名左右的困難學生發放資助金👦🏼;她是留守兒童的“守護人”,實施“冬日陽光·溫暖你我”2020年新春關愛活動,征集並實現全區內1839個留守兒童的心願;她是公益文化的“弘揚者”,實施情暖童心·流動少年宮“非遺文化代代傳”走進校園體驗活動🕵🏿♂️、魯渝希望工程圖書室公益項目,為大進、高橋等鄉鎮學校送活動、送物資,受益學生人數達4000多名。她自己也作為誌願者,參與到了2019首屆中國三峽庫區生態保護法治論壇、2019重慶春晚開州分會場錄製🚶➡️、“暢遊漢豐湖”遊泳公開賽等10余場大型賽會服務工作。面對疫情,她繼續堅守誌願一線,她說“沒有防護服,穿雨衣也要上”,她將在工作中繼續延續這份誌願精神,把基層工作當作人生的起點,在拼搏的青春中實現人生價值。
(西部計劃誌願者夏宏為小學生講解實驗過程)
在參與西部計劃的過程,有和李丹陽一樣延續誌願初心的😂,也有像夏宏那樣明確未來方向的👎🏽。2017年夏宏作為西部計劃誌願者赴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團縣委開展誌願者工作,在此過程中,夏宏有機會隨同事們一起到最偏遠的山區開展工作調研🧑🏻🦰,偏遠山村貧困和落後的面貌再一次震撼了他,他知道要從根本上改變村子的落後面貌只能依靠教育。
然而留守兒童的教育重擔完全落在學校老師肩上💆,卻因是地處偏僻的鄉村小學,難以吸引高水平教師,教育質量更無法得到保障🧚🏻♀️👷🏻♂️。目睹了這一切,夏宏心中萌生了另外一個念頭,經過和工作單位及父母的耐心溝通之後,他毅然報名參加了“特崗教師”的考試。2018年9月,夏宏以優異的成績被文山州廣南縣珠琳鎮羊街小學錄取,成為了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作為特崗教師的近兩年時間內🪨,夏宏邊工作邊學習🧑🏽💻,從很多在鄉村教師崗位上奉獻了一輩子的老教師身上懂得人生的意義,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傳授知識🔶,播撒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點亮山村小學孩子們心中的理想之光🤽🏼。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計劃讓他們走向基層🎗🦨,在田間隴上、在三尺講臺🧑🏿🍼、在廣闊天地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