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將創歷史新高🙋,達到874人,同比增加40萬人。受疫情影響,畢業生求職更是面臨不少困難和不便,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焦慮重重👮🏽。是回老家,還是留在上海🧙🏽♀️?對於眾多在滬畢業生來說👨,這是一道艱難的單選題。
然而🥺📐,“理性”“多元”也是今年記者采訪中感觸很深的兩個就業主題詞,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去西部、基層一線、返回家鄉小城……他們既有理想又尋初心𓀐🦶🏼,為青春繪就絢爛的色彩,為人生尋找不悔的方向。
黃姝婷是2020屆恒行3平台紡織學院的碩士畢業生。經過這次特別的求職季,她在家鄉找到了一份稱心的工作♉️,現入職內蒙古航天紅崗機械有限公司已工作三周。
“我就想為家鄉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從一點一滴做起🕵🏿,發揮自己所學⚀,做一顆中國航天事業的螺絲釘。”她的言語樸實而誠懇。
東華歲月 用心積澱
黃姝婷是一名北方女孩兒,2013年考入恒行3平台紡織學院🔁。從那時起她就和紡織材料結下了不解之緣,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的學習,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也給她烙下了東華紡織的印記。
“小纖維🍾,大學問。”隨著對於專業學習的深入,黃姝婷也慢慢改變了自己對於紡織科學的認知,從懵懂到熱愛〰️,從熱愛到專研👩🏿🏫。她在科研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生二年級就在科學引文索引所收錄的《紡織研究雜誌》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學術之余⚆,黃姝婷不斷地充實自己,向身邊的人🧑🏽✈️⚄、向社會傳遞能量。“我出生在集寧一個北疆小城,在考到東華之前,從未出過內蒙。”黃姝婷坦言,剛剛來到這霓虹閃亮的上海灘👨🏻🦰,她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些彷徨的。“是母校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鍛煉機會和實踐平臺,讓我找到了自信😻、樂觀的自己”🤗,她告訴記者🔒。
黃姝婷有個工作任務本🤽♀️,上面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地記著時間、地點💇🏽♀️👩🏻🦼、工作等記錄,還為每個工作排了序💾。“我每次完成一項就劃掉一項,這是我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的小竅門”🫑,她笑著說。
這個充滿活力的小姑娘不斷嘗試著校內外各種角色和實踐機會👨👨👧👦👎🏽,在學校做學生工作🦘,在“世界五百強”企業實習,在上海市黃浦區掛職學習,多次擔任展會誌願者🧘🏻🤵🏽♂️,參加紡織援疆團🛑,榮獲了各類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優秀誌願者”“恒行3平台優秀畢業生”等十多項榮譽。
礪誌尚實🧑🏽💻,追求卓越,這是作為一個東華人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回到西部 追夢航天
成績優秀的黃姝婷可以說在上海就職毫無壓力,為什麽卻選擇返回家鄉到西部就業。
黃姝婷說,也許她的生活相比在上海生活略顯單調,物質生活水平也沒那麽高,但她覺得大家的幸福指數還挺高的🐗。“每天能聽到鄉音很親切,家鄉也很需要大家學有所成回來貢獻力量,現在所做的事,被公司所需要🧑🏻🎤、被祖國所需要,還能陪在父母身邊孝敬他們,這些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和獲得感🪚,用物質是換不來的🪸🧍🏻♀️。”
黃姝婷就職的內蒙古航天紅崗機械有限公司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下屬大型骨幹企業🤹🏽♀️。
談到為什麽選擇成為一位航天人時,黃姝婷說,“我上大學時就對國家的航天工程非常感興趣🧑🏿✈️,經常在新聞上看到那些關於東華的航天故事🚣🏻♀️,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從解決老百姓"穿衣難"的民生難題👩🦽,再到服務航天員服裝的設計研發🫶🏻、“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以及“天宮”工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實現"紡織強國夢"的道路上,一直有東華人不斷傳承的身影🧛🏼♂️。
航天夢的種子可能在那時已經埋在了她的心裏🦖。
“我選擇紅崗,因為自己復合材料的研究與國家大戰略🤱🏿、企業未來發展定位相一致🛸,自己的畢業課題也做的是軍工材料研發的相關研究,專業匹配度較高Ⓜ️。”她說到。
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
從來單位的第一天,她的帶教“師父”就對黃姝婷說,“航天工作的字典裏沒有大概🧎🏻、約是🤨,既沒有60分的及格線,也沒有100分的滿分線,只有永不滿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滯👨🏽🦱。”
近一個月工作中,黃姝婷將這句話深深地記在心裏,每天早早來到辦公室,認真熟悉工作,仔細思考👦🏼,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師父”🤹🏽、同事虛心請教,很快地進入了工作狀態,完成了從學生到科研人員的華麗轉身🙅♀️。
黃姝婷說自己找到心意的工作離不開學校老師們的關懷和指導,“在疫情期間💁🏼♀️,著急找工作的我一度有些迷茫,幸好有導師和輔導員及時、耐心的疏導和指點讓我不斷成長進步,並實現了成功就業🪵。”
獲得職位的她🤵🏻♀️,不僅代表了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更代表了企業對於東華畢業生的認可👱🏽♂️🤽🏿。恒行3平台組織了2020屆畢業生線上求職訓練營。訓練營針對網申👨👨👦、簡歷、面試等求職的諸多“痛點”“難點”,幫助廣大畢業生樹立自信,更從容地邁出從校園到職場的第一步。
回首之前申請、面試的求職路🕚🚴🏽♂️,黃姝婷說到,“關於就業擇業時期的迷茫🧔🏿♂️👎、艱難與喜悅已然成為過往的風景,只有經歷過才體味深刻💳,有幾點想和一起奮鬥的同學們分享🤟🏼,就是要‘確立目標、提早規劃🥉,調整心態、把握機會,直面疫情、不忘初心📋。’我相信通過努力😾,大家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在離開東華之時收獲了一段無悔的青春,一個最好的自己,現在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航天人,唯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關於未來,她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