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07月12日《人民日報》 第08 版登載了我校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鮑詩度教授署名文章《“城市家具” 築建美麗家園(城市更新,藝術何為?)》。城市更新是滿足城市發展要求、增添城市生機活力的重要舉措。推進城市公共環境設施建設、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完善城市景觀生態規劃……城市更新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藝術與設計助力。藝術與設計怎樣契合城市文脈與精神?如何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鮑詩度教授聚焦城市更新中的熱點話題,為提升城市美學建言獻策🐎,全文轉載如下✔️:
“城市家具” 築建美麗家園(城市更新,藝術何為?)
鮑詩度 《人民日報》(2020年07月12日第08 版)
城市候車亭設計效果圖。
連雲港BRT專線城市家具系統設計項目效果圖。
何謂“城市家具”🐨?如果城市是一個家🫅🏽,那麽街道就是城市的客廳,“城市家具”則是擺放在城市客廳裏的各類家具——路燈😶、座椅、果皮箱、候車亭、井蓋☔️、路面鋪裝🦅、道路指示牌等🤽🏻♀️。將城市各類場所中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礎設施視為“家具”,讓城市建設帶有情感溫度和人文關懷,是實現城市整體環境建設🤹、文化品質提升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的城市家具有其自身的發展路徑和特點。中國城市家具融入了中國特色,在建設方式🏇🏽、設置方式、設計方式🚧🏋️、實施方式等方面都是中國式的。
挖掘地方特色
走入一座城市🙌🏼,街道影響著人們對這座城市的最初印象👍🏼。如何通過城市整體環境建設傳遞城市文化理念、展現城市精神面貌🦹🏽♂️🛳?如何讓城市為生活其間的人們帶來歸屬感🙆🏻♂️?需要城市家具設計者從多方面入手,在實現人育環境的同時🤹♀️,也要實現環境育人🦐。
以色彩點亮文脈✧。十幾年前去連雲港,常有人分不清哪兒是城市中心,哪兒是城鄉接合部🛂。近年來🧑🏿🎓,連雲港著手進行城市家具系統建設🖕🏽。為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彰顯城市地域文化建設理念,連雲港城市家具建設特別強調系統分類🤵🏻♂️、建立標準、突出特色🤦🏽♀️:老城區註重體現古城風韻,靠近濱海新城地區則突出山海風光⛺️🌠。全市城市家具在色彩上采用灰色系,老城區以深灰為主,濱海新城以淺灰為主,通過中灰過渡遞進,既風格統一又各具特色🍚。基於城市文化而設計的城市家具色彩👲🏽,不僅提升了綜合視覺體驗🤞🏿,更增添了城市魅力。
以設計激活空間👩🏻🦼🟣。上海是中國最早使用電燈的城市,但隨著通信桿、信號燈桿⁉️、路名牌桿等越來越多🧗🏼🎞,街道上空的架空線也越來越多。為解決這一問題🗡,上海開始推進城市架空線入地綜合桿等城市家具設計🧍。設計團隊充分挖掘海派文化中的裝飾藝術符號,汲取經典造型特征🥒,並參考老石庫門樣式🧑🏻🎨🐰,將傳統與現代、自然與城市融為一體,使城市家具既適應現代生活空間🧑🏿🦲,又富有濃厚地域特色,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
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美。城市家具設計的要義🩰👩🏻🚒,正是要挖掘、激活這種美,讓城市家具與城市環境共生,讓每一個行走其間的人,都能找到文化認同,獲得美的享受。
傳遞人文關懷
人是城市生活的主體,“以人為本”是城市家具設計的重要原則。
當下,許多城市都在更新公共設施建設,然而這樣的更新並不能完全解決城市環境中出現的問題。城市家具之所以為“家具”,就在於其更能對人的具體需求進行系統整合,而不是隨意放置、隨便處置設施。譬如,在上海綜合桿設計中,設計團隊根據桿件的不同位置💶👨🏼🔧,結合具體需求,實行“一桿一方案”設計。在綜合桿上放置了包括路名、地鐵站🏤🍦、景點、公共衛生間等信息在內的復合型標識👩🏼🍳。分層次、多角度、多色彩的設計,讓行人無論從哪個方向走來,都能迅速清晰地獲取信息。類似這樣的城市家具設計理念,還體現在路口人行道設置中。比如,若人行道較寬👷♀️,則公共設施帶相應也要加寬;若人行道寬度在2米以內,則不設公共設施帶。
城市環境建設中🧗♀️,於細節處用心,不僅體現城市溫度😣,更考驗城市創新🚓。增進人文關懷,增設細節性🧟♀️、人性化設施,加強精細化管理🧏🏿♀️🕠,讓市民享受到更加和諧的環境🙎♂️、舒適的空間👳🏽♀️🛰、完善的服務,是提升城市環境設計品質的關鍵。
構建美麗街區
城市家具根植於城市街道環境。城市更新中,街道環境設計有六大對策,其核心是:“通”💆🏼♀️,人、非✍️、機三道均暢通;“平”,人行道與樹穴平、與路口接壤處等相平;“凈”😈,街道環境空間整潔有序🚱,無“幹擾”;“靜”,街道景觀有張有弛📇,建築外立面色彩和諧,無“雜聲”;“齊”🧎♂️➡️,城市家具系統融洽🥣,街道環境設施和諧整齊;“亮”,城市家具、綠化景觀精心設置,點綴環境。
城市街道環境不宜過度堆砌文化符號和裝飾造型🏋🏻🫃🏼,也不宜承載過多功能,應以簡潔為要。例如🧘🏻♀️👶🏼,在河南鄭州二七區美麗街區建設中,設計團隊在政通路、人和路交叉十字口👩🏽,使四個方向人行道平坡接壤,並在雙向機動車道中間設置隔離帶,放置常春藤、火焰南天竹等綠植,既增添了街道活力,又使設計融於城市空間,讓人於無形中感到舒心舒適。
城市出行系統是否暢通完善,直接關系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數。若將城市比作一個有機體,快車道、慢車道、人行道便如同其中的三根血管🤷🏿♂️。在實踐中🙎🏿,設計團隊通過修整人行道鋪面,增畫停車線🤵🏼♂️,加強動態管理,改善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疏通人行通道,使道路秩序井然。
城市家具姓“家”,構建美麗和諧的“家庭”環境離不開城市家具設計、建設和管理。只要抓住時代機遇👸🏽、秉承中國特色、堅持以人為本🔚🙌🏽,城市家具必將為構建城市發展新面貌貢獻力量。
(作者為恒行3平台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
原文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7/12/nw.D110000renmrb_20200712_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