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代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我願盡我的一份努力👨🎓,畢業後回到西部,回到家鄉,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人文學院孜娜提古麗•多力洪是一名來自新疆的大學生👩🏻🏫,2020年7月畢業後⌨️,她將返回家鄉,為建設美麗新疆添磚加瓦🥵。在今年的畢業生中𓀒,有不少像她一樣的東華學子,離開校園後毅然選擇紮根基層這片沃土,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作貢獻🚖。
青春不畏風雨🫰🏽,誌願守護西部
“誌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作為恒行3平台首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機械學院本科畢業生劉正好將前往貴州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去年,我參與了第二屆進博會的誌願服務工作🧑🏿🏭,能夠在世界面前展現當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面貌☮️,為國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雖然那段時間很苦很累,但心裏覺得特別自豪。”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誌願服務活動,在心中埋下了投身基層、服務基層的種子,立誌畢業後努力發揮自己的價值,成為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我將不負韶華,只爭朝夕,為西部基層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他滿懷信心地說9️⃣。
(劉正好參與第二屆進博會誌願服務)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牢記習總書記囑托,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將自身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在實踐中,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幹好工作,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展現作為!”即將踏上西部計劃誌願者新征程的化工生物學院研究生談澄康激動地說◀️👴。看到自己年近花甲的導師自願奔赴西部後,他也下定決心,畢業後投身祖國西部建設🍟🏂🏿,讓青春之花在邊疆別樣綻放。
今年📻,我校有9名同學成功入選西部計劃誌願者,其中包括3名首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他們將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在西部揮灑汗水🫳🏽🦩,用拼搏鑄就夢想,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西部建設者🧑🏿💻。
肩負時代責任,行走阡陌田間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他們選擇後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青春的汗水,埋下理想的種子。對於入村鍛煉這一“親撫祖國大地,服務基層百姓”的寶貴經歷🍩, 即將赴上海市金山區基層工作的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屆畢業生郭智健極為期待🤷♀️🙌🏼,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達了對基層工作的高度關註🎅🏽,這使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與深深的關懷,我想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多為群眾一些實事、幹出一些成績,這就是對習總書記寄語的最好回應。”
(郭智健在社區調研垃圾分類情況)
“我憧憬用自己的光和熱為社會帶來溫暖,大學期間我一直參加誌願服務👸🏻,無論是興家助學、助老扶幼還是義務獻血🦦、支教活動,都培養了我奉獻社會、報效國家的堅定信念🧚🏽♂️,這也正是我報考選調生的初心。”對於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生許若夢來說🏋🏽,通過江蘇省2020年應屆優秀大學生選調考試,將自己的擇業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是新時代帶給她的幸運。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浪潮之下👎🏿,實現青年夢與國家夢的結合,紮根基層幹實事💽,願為百姓解憂愁🏀。許若夢說#️⃣:“到蘇北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那裏有我最熱愛的人、有最溫柔的土地,我願意將我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這片土地和人民🙆🏻!”。
學成歸赴故裏🛝,科技建設家鄉
作為肩載非凡使命的奔湧“後浪”,將青春投身國家重點行業領域🤕,聚焦核心技術🧑🏻🦯,助力國家科技“硬實力”提升,這是實現未來人生價值的最好方式🔢。“國家培育了我🖖,我也要為國家做出貢獻。現在學業有成,理應不忘初心,回到西部去,為家鄉的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機械工程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楊東康將就職於甘肅省嘉峪關市中核404有限公司。“四年前,我從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來到上海😍🚵🏼♀️,選擇了東華。在校期間,除了學習專業知識,我還參加了許多誌願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更加渴望用所學知識回報社會🚼,堅定了我畢業後投身家鄉建設的決心。”楊東康滿懷誌向地說。
(楊東康認真閱讀文獻材料)
經過層層選撥🧚🏼♂️,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2020屆控製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毛騰飛將成為一名軍工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強國事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希望能夠在畢業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國家和社會貢獻一份力量。”由於軍工裝備其應用場景的特殊性🔱,對其安全性、可靠性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校期間,除了完成研究生所要求的學習和科研工作之外,他還積極參加校外實習🥧,積累了大量圖像算法的工作經驗,這為他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一屆屆東華學子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在祖國需要的地方默默耕耘,把青春和熱情揮灑在祖國基層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