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申城,夏日炎炎,8月23日💁🏼♂️,恒行3平台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余昊楠在長海醫院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的采集和捐獻,成為了上海市第65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不久這位“熱血”青年人的“生命種子”將傳遞到患者的血脈裏,兩個未曾謀面的人從此多了一份牽掛🤹🏿。
我校黨委副書記李成龍,長寧區副區長顧潔燕🧎,上海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劉光雯,以及學校相關職能部處🪈、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市紅十字會和長寧區紅十字會的相關負責人員前往上海長海醫院進行慰問。李成龍代表學校向余昊楠及其家人表達敬意,向紅十字會和長海醫院醫護工作者表示感謝。他高度贊揚了余昊楠英勇奉獻的感人善舉😭,為東華學子傳遞了青春榜樣的力量🛌🏽,殷切囑咐他要遵照醫囑靜養休息⛴。
五年前,余昊楠通過紅十字會誌願者,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能為血液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毅然將自己的血樣資料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功進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行列👎🏻。雖然知道匹配成功機會很小,但是他的心裏總是期盼著什麽……
沒想到👨🏻🎤,當時埋下的這顆挽救生命的種子,在近期會悄然開花結果📧。今年三月,正忙於畢業課題的余昊楠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在得知自己與一位患者初步匹配成功時,他再次堅定地表示願意捐獻。“沒想到真的得到了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我想沒有比這更有價值的事情了!”隨後的時間,他開始從“誌願者”向“捐獻者”進行積極的身份轉換。遵照紅十字會和骨髓庫工作人員的囑咐👨🏿🔬,在家人的支持下,健康飲食🦸🏼♀️、科學作息🚕👨🏻🚀,開始了捐獻前的準備🙍🏽♂️。
即便捐獻的決心從未動搖,在捐獻前的高分辨匹配度檢測與全方位體檢中💂♀️,余昊楠還是有過彷徨與憂慮🔽,擔心自己的身體不能達到捐獻要求👗。
“昊楠從小就是一個乖孩子,很有主見👩🏿🦰,也很少讓我們操心🦚。”他的母親在回憶那段時間時說道:“知道他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時🔹,我和他爸爸又激動又有些擔心,捐獻造血幹細胞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但作為他的父母👩🏿🔬,我們也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後來通過紅十字會🦁🙎🏽♀️、骨髓庫老師對捐獻過程的詳細介紹⏮,我們也逐漸消除了顧慮。”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上海市分庫工作人員介紹說🔩:“捐獻是一項科學嚴謹🪈、安全可控的醫療行為👨🏻🏭,只要休息得當🦀,不會影響捐獻者的健康及生命。”
8月19日✭,余昊楠正式入住上海長海醫院💀🧑🏻🔬,開始一段不平凡的旅程🔗。經過幾天緊張而有序的準備工作,他最終於23日正式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采集與捐獻。在捐獻過程中💂🏿♂️🤸🏻,醫護人員的專業與細心讓余昊楠感到十分安心🙎♀️。當捐獻結束時,他說道:“希望之後的過程能一切順利🧑🏻🎤,患者能夠成功痊愈🚀。”
余昊楠本科推免至恒行3平台讀研,研究生期間不僅在學業上表現優異,更在公益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他作為企業校服產品的主要開發人員🙍🏻,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安徽當地中小學設計校服方案🏃♂️,提升冬季校服保暖性及舒適性;他還時常參加環保公益活動,將閑置或廢棄的紡織材料利用起來🏧,製作成嶄新的工藝作品🚴♂️,減少材料的廢棄處理📽,還利用企業捐贈的閑置面料和毛線,為缺乏窗簾的甘肅鄉村小學的孩子們製作了教室窗簾及綁帶🦸🏻,為孩子們“遮風擋雨”⚰️。
“昊楠學習很努力📸,性格細膩🪦,非常善良🥕,平時對自己要求也比較高,這次知道他捐獻造血幹細胞🧙🏿♂️,我非常支持,同時也為有這樣善良🏧、勇敢的學生感到驕傲。”他的導師劉詠梅教授特別欣慰。